跳到主要内容
版本:0.17.0+

陆文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面试、考公双第一)考研经验

基本信息

姓名:陆文睿

不卑不亢,自然大方 。

原院系:南京审计大学 2016 级会计专业

目标院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审计专硕(拟录取)

成绩:复试(全面试)93.4(第一)

江苏公务员省考:

  • 笔试:153.3(第一)
  • 面试:80.12(第一)

个人信息:

  • 所获荣誉:审计长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大学生年度人物和各类校内奖学金若干

  • 竞赛成果:中国 MPAcc 学生案例分析大赛、数学建模国际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校内英语演讲、写作、翻译比赛获奖若干

  • 实践经历:江苏省政府奖学金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曼彻斯特大学交流访学、四大实习、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代表展示提案等

  • 任职情况:班级班长、学生会部长、党支部组织委员

自我评价:

个人是一个典型的“综合 80 分选手”,涉猎范围和经历较为丰富,但不一定说哪一个单项非常顶尖。这些广泛的经历体验培养了我多元化的思维逻辑与语言表达能力,也成为我复试高分、成功上岸的基础。

但希望学弟妹在借鉴经验贴的时候更多地去 “找寻自己”而非“盲目模仿”。如果你是一个有“专项顶尖长板优势”的选手,并且能够将个人优势与兴趣相匹配的话,我认为同样甚至于更加优秀,可以在光华或其他学校学院的复试考察中获得佳绩。

引言

已记不得是何时与陆文睿同学相识了。

只记得在沉吟思索攻坚某次数学建模的食堂路上,竞慧楼下,迎面有一位和我打招呼的女生。

我不失尴尬地问了一句:“你是……?”。

你不急不慢地回答道:“我是陆文睿啊!”

从此,这句话便仿佛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为第一印象的存在。

那天中午,阳光正好,万物可爱,像极了你磊落的内心与明亮的前程。

后来,我们适逢彼此得闲,在食堂相聚,畅谈理想与未来。

我知道你也要考研,但直到不久前,我才知道你考上的是北大光华的研。

你总是会做有把握的事,一旦认准,便不再回头,贯穿如一,直到实现。

那些整日空谈理想、漫谈抱负,却始终未准备好的人,应该看看你的故事,就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满怀敬意,满怀欣喜,也满怀祝愿。

关于择校

声明在前

会计和审计专硕的失败概率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尤其是名校的报录比异常恐怖!这也导致如果没有保底备选的情况下冲击名校的会计或审计专硕的压力很大!

个人鼓励大家追求梦想追求名校,但是本着对大家负责的态度,也希望大家做好综合评估。如果可以,提前想好没有成功上岸的话会怎么样,是选择二战还是春招,有没有必要为了平衡一下风险提前参加秋招或者兼顾什么别的选择保个底。

择校考虑

择校是漫漫考研路开始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个人认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时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挖掘自己(自身经历、优势劣势); (2)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读研,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想要名校光环可以,但个人认为更重要的还是目标院系的课程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契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择校要充分考虑到成本收益和与自身匹配度。 个人只了解并考虑了北京地区,下面对比一下北大和人大的一些特点仅供参考:

北大

cc 从 17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初试分数每年递增,在全北京地区要求最高;

maud 从 19 年开始招生,且只面向考研同学,这两年招生人数分别是 6 和 5 个,后续入学后上课同 cc 一起授课,培养体系基本相同(除个别审计专业课不同之外)。两年分数还处在波动期,没有成熟稳定下来,但已经在呈现上涨趋势。(因为 maud 招生人数少,个人认为每年的分数线不确定性更大)

【注:今年分数线普遍降低的原因是因为管综难度明显上了一个档次,大家做真题的时候会有体会,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初试分数线下降”】

北大的复试形式是面试,考题范围很广,涉及会计及金融监管准则、资本市场、宏观经济等各方面,适合比较擅长面试(逻辑及表达能力强、至少不怯场)的同学,不确定性大。(光华复试至关重要!占的权重其实很高,可以说除非初试拉开竞争对手 15 分的差距,其余其实的优势都不大,还是可能被复试淘汰的)

人大

cc 初试分数较北大稍低(一般 5 分左右),今年和北大 maud 持平。

复试形式是笔试+面试,本专业同学、会计知识较扎实的同学更有优势,不确定性(较北大)相对小。

初试准备

初试复习:【管综+英语】【行测+申论】

这样的初试科目给人一种 easy 的“错觉”。

Easy 在于除了逻辑之外,其他科目大家都有基础;错觉是因为考名校的标准是几乎满分的客观题正确率+高效解题速度+主观题有深度反套路在北京旱区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因为备考迟、且中途还在兼顾国考和省考两场公务员考试和个别秋招,本人的初试分数不高,在北大进面选手中几乎垫底,所以谈不上任何经验。(如果把这个血泪教训算作经验的话,就希望学弟妹可以少走弯路,重视并夯实基础,在追求满分的客观题里不能留学习漏洞)

以下是个人认为最精华的学习材料(备考只能比这些多,不能比这些少了)

数学

自己看书做题+(陈剑串讲班:过渡使用)+“陈剑 30 把钥匙”

逻辑

学习阶段:老吕一天搞定形式逻辑+赵鑫全所有逻辑网课+韩奕分型推理集训

提升总结阶段:王诚讲真题、救命班

写作

王诚写作(书、网课、范文例文)+高质量文章延伸自己思考

英语

真题做并总结+适度看作文模板

补充说明

从考试科目就可以看出会计&审计硕士对于数学和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较为省力,如果相对基础薄弱的同学更要延长初试准备时间。

反思与建议

本人初试分数不高的原因在于,客观题错的个数相比北大分数的要求多了一两个,但挽回分数的重要因素,个人事后计算是在于主观题得分相对较好。与此同时,个人在公务员笔试阶段得分 150+主要也得益于申论得分 76,在省内相对较高。

对于主观题的得分个人的一点点心得如下,仅供参考:

  1. 任何主观题的考试阅卷老师都是比较反感套路和模板化痕迹的(尤其对于北京地区的旱区改卷;江苏公考每年的创新大综合题型,表现地更加明显)主观题是最能展现自己的平台,强烈建议拒绝培训机构或者所谓“高分作文”的套路和模板。

  2. 写作是最需要“放长线钓大鱼”的事业,不要指望速成。很多看似最后速成得高分的同学其实只是“开始动手写”的比较晚,但积累以及思考永远是越早开始越好。

  3. 拒绝套路和模板,不代表不需要学习大众的套路和模板,只有先学通学透,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新,加深度,加层次,搭建出自己的套路和模板。

  4. 无论考研管综写作的论效还是论说,亦或是考公的申论,最终的提分利器还是:写。一道真题、一个事件或者话题都值得反复写,可以提高语言效率,可以变换立意角度。自己改自己的文章,然后再找朋友或者老师帮忙改你的文章,和他们针对里面的一些问题辩一辩,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是最踏实的路径。

(补充:公考笔试里的行测个人建议:听课+刷题。课程推荐粉笔,虽然那些选择都会做,但是快速解题技巧还是听老师的方法走走捷径;刷题一定会遇到瓶颈期,这个时候往往正是要提升和突破的时候,大家需要灵活根据自身特长调整做题的版块顺序、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做题节奏)

最后强调:限时与心态

管综的难度,包括公考行测的难度其实不大,有充足时间做很多人都能拿满分,所以缺乏限时训练就是自欺欺人。多做限时,多做全真模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1)时间合理分配的大局观,以及学会舍弃的意识;2)大脑的持续专注和兴奋状态;3)巧算等解题技巧的熟练使用。

还有就是心态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的,今年管综的难度比以往真题上了一个档次,主要也就是难在时间紧张,坐在考场时很多考生从做数学题本第一二面开始就感觉不顺、做题进度下不去,然后来回翻卷子,整个考场其实都是有蛮大的焦虑氛围的。

这个时候,要有深呼吸后重新活跃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也要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敢于暂时放弃先保证后面作文完篇的魄力,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尤其重要。

关于复试(面试)

北大面试

形式是专业面+综合面。专业面抽题,然后短暂思考、作答、老师追问。(抽题是有偶然性的,抽的话题是不是你了解的,其实也会一定程度决定你面试的分数)

综合面老师会根据你提交的材料(个人陈述、成绩单和附件等)提问关于个人的问题,未必是 3why 这样的综合问题,也可能是针对你之前做过的某个行业或公司的案例分析、具体的实习项目问一些具体的专业问题的。

我其实就算是后者,针对我的出国经历中的金融课题展开了很具体的询问加追问。所以北大的复试个人认为整体是非常硬核的

今年特殊的地方是在面试后半段还加了英文面试,突然切换英文问题,且我本人也被问到的关于某一个计量的英文专业名词的解释(依旧是硬核的问题),需要现场不能慌张+头脑冷静+表述大方有逻辑。

但也有同学会被问到相对温和一点的英文问题,因人而异,但总体上北大复试一定是比较考察个人的综合素质、专业基础和涉猎广度的

公务员面试

对于公务员的面试而言,江苏也是承袭了一贯的创新风格,对于题型和形式都有所创新

今年因为疫情面试被拖了太久,所以考生的准备时间都拖长了,甚至于有很多考生背诵了很多演讲的精美开头+态度观点的排比举例,但最后其实都被命题人刻意避开了。

今年大家表达都很流畅,分数呈现低分少,中等分集中,高分难。80+在第二天压分的江苏考区算是比较靠前的分数。总结来看高分要素个人认为是:逻辑清晰+眼神交流+创新观点

创新表现的很明显了,我在的考场七个考官,其他几位考官还好始终有互动,个人感觉主考官只有在我回答到创新观点的时候才会抬头。本人备考面试时有报班,主要目的是为了张口练,但是还是跟申论时一样,培训机构只能教会你基础的答题框架,具体的血肉和深度思维还需要个人去思考和提升。

结语

大四这一年每人都有每人的艰辛,但我很高兴遇见身边太多既聪明又勤奋的同学。

谢谢关注我的老师以及学长姐的指引,谢谢身边一直同行的伙伴,无论是考同专业的研友、一起论天论地的知己、互相吐槽看不完了又第二天早起的室友、面试期间互相鼓励的大佬们、尤其是一直引路互相加油的月儿……也谢谢南川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回顾自己,并将真实传递给更多的人。

自己谈不上优秀,只能说四年有实实在在的走过每一段经历+有自己的思考+选择赌对了+运气较好,毕竟任何考试都是要需要运气+实力的。

回顾我自己考研考公历程,实力是你考场拥有好心态的底气来源,但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之所以我把运气写在前,是因为我希望看这篇经验贴的学弟妹也可以思考“幸存者偏差”的存在,因此,在借鉴“上岸经验贴”的同时,也多询问询问“暂未上岸的选手”他们的历程和总结,往往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唯结果论的人,真实>梦想>经历>结果

希望大家有所得,无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