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慧:对外经贸大学金融专硕(373分)考研经验
基本信息
姓名:陈家慧
要比大多数人努力。
原院系: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CFA
目标院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硕
初试成绩:
- 政治:69
- 英语一:81
- 经济类联考(396):132
- 金融专业课(431):95
- 总分:377
前言
刚认识你的时候,你还是一位军训标兵,形容清秀,也是一个风云人物。
后来,我和你进入了同一个社团,并且共事了两年之久。接触下来,越发觉得你公私分明,也落落大方。
这期间,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社团生活的各种温暖,也亲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功利和兴衰,并走向了不同的归途。
我们后来也一同奔赴考研的路上,直到某一天,临近战场,我们在图书馆偶然相遇。
你远远地喊了一声我的名字:南川!
咬字清晰,气息平稳,这是你的特色,独一无二。
互相加油后,我目送你缓步迈出图书馆的背影与红围巾,远处的三杆旗正在迎风飘扬。
值此疫情,希望你成功上岸贸大的故事,不但可以继续影响我们社团、我们校园的后浪,也可以作为你自己不枉此四年的一个圆满句点。
前言
23 号凌晨终于等来了贸大的录取名单,因为初试分数太低,复试结束后一直惶惶而不敢安心,这样的结果能算是意料之外了。
这篇文章里没有具体的时间线,毕竟学习节奏还得要自己去把握、规划;这也不能说是完全的经验贴,只能说是在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给大家一些建议参考,在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总结教训,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关于本科和择校
本科是南京地区一所非 211 非双一流的普通一本高校,本人也没有出彩的实习经历,绩点不高,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虽然说本科是金融专业,但我一直都是一个爱偷懒、爱玩的人,考试基本属于临时抱佛脚,所以专业课也只知道些皮毛,基本是从零开始。因此报考贸大亦或是其他高校的同学大可不必为所谓的“本科歧视”或者是本科绩点太低、基础不好而担心焦虑。
为什么报考贸大?为什么选择金专?因为我真的很懒(汗颜)。贸大是高考没有考上的白月光,那就再试一试好了,这也直接省去了关于择校的许多顾虑;本科金融虽然学得不好,但好歹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不想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去掌握全新的学科,跨考实在需要太大的决心和勇气了。
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学校和适合自己的专业,目标要是努力踮起脚尖正好能够到的,名校情结可以有但要慎之又慎,也不宜摇摆,到后期换学校换专业的话,很影响心态。所以,定好一个明确的目标就闷头努力,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关于初试
政治(69 分)
参考书目: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 题》、肖四肖八和其他老师出的一些模拟卷。
(政治分数不高,这一段各位可以随便看看,在回忆的学习进程里也加上了教训。)
政治的学习不用过早,因为政治的投入回报比可以说是四门当中最低的。
从八月开始,我是一边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一边看肖秀荣精讲精练的,大家也可以考虑买徐涛老师的配套核心考案,主要的知识点是差不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切忌“刷”网课,要尽量地去记忆知识点、梳理框架,我在这个阶段有一点把看网课当做完成任务,知识点看完不过脑子,错失了很好的一段学习时间。
基本九月中旬看完知识点就开始做 1000 题了,有些同学是看一章知识点做一章题,刚看完知识点有短期记忆,我个人认为凭借这种短期记忆去做题会给人一种错得不多的错觉,所以选择了看完所有知识点再刷题。1000 题针对的知识点比较基础,建议有时间刷上两遍(我当时一直拖着没做第二遍,后期成套做选择题做得很垃圾想再回头做一遍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大概九月的时候徐涛老师的冲刺背诵笔记能出版了,到手可以直接开始背知识点,但是当时我一直到十月下旬才买,那会儿很多同学已经背完一遍了。背诵的时候不能机械背诵,要结合相关知识点联想记忆,去进行区分、整合,毕竟考试的题目不可能只考单独的知识点,都是不同知识点的结合。
腿姐的选择题技巧班也很不错,对提高选择题很有帮助,这个课又是我看得比较晚很后悔的一点。
到了后期,会有很多老师出模拟卷,像徐涛、腿姐、石磊等等,看自己需要买,不过也建议多做一些练手,熟悉知识点。当然肖四肖八是一定要买的,做起来也要更加慎重,可以做上两遍。
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徐涛老师的公众号会根据记忆曲线每天推背诵大作战,涵盖每天要背的新知识点和需要复习的内容,我有把公众号里的内容整理下来每天背。其他主观题我只背诵了肖四。肖四出来了之后,会有一些公众号整理答案的框架,可以打印下来对着框架背诵,更加有助于记忆。肖四我大概背了七遍吧,奈何今年肖大大押题没那么准。
我的问题主要在于机械背诵,有的时候背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在背些什么,背书也没有框架体系,效率太低。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吧,害!
英语一(81 分)
参考书目:《恋恋有词》,王江涛《高分写作》,唐静《拆分组合翻译法》,田静《句句真研》,张剑黄皮书真题(黄皮书的其他东西真的没必要买,复习累了买奶茶喝还是香的)。
对英语的预期就是 80 分以上,不过我的英语基础其实不太好,大学对英语也基本上是一个废弃状态,低分过了六级,但英语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句话都快被说烂了但是是真的)。
单词/长难句
我从 2 月 28 号开始正式看英语单词,当时单词书看的是新东方的一本单词书,内容不多,单词集中在基础,我觉得应付英语一有点吃力,所以后来又买了恋恋有词开始背,不过我从头到尾都没有系统地背完一遍,这也是非常遗憾的地方。想要考高分,单词还是很重要的。
看完单词以后看了田静老师的长难句,这些都是高中基本的句子结构分析,对应书本看视频就好,个人认为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对句子结构有基本认识、能够拆分即可。
因为四月份我考了雅思,真题就一直到四月底才开始做。
阅读/真题
阅读每天一篇,先浏览一遍全文做一下题(铅笔做),错多错少不重要,了解一下大致的出题方向和风格即可;然后开始做精读,张剑的黄皮书里分析得很细,要自己逐字逐句尝试翻译再去看分析,写下来或者口头翻译都行,我自己是口头翻译的。
为了方便后期复习,我把每一篇的长难句都摘抄下来分析结构,并把标准的翻译写在每句话下面,然后整合每篇文章里需要记忆的单词。第一遍的精读确实很花时间,要有耐心。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七月底才完成(六月准备期末考试没有太多的时间看考研的内容),我留了 16、17、19 年的真题后期模拟。
阅读做第一遍的过程中,我没有做其他的题型。由于阅读的 1998 年和 1999 年的参考价值不大,第二遍我是直接从 2000 年开始做的,这个时候之前整理的长难句和单词就能派上用场了。每天的早读先读一下当天要做的文章的长难句,对长难句进行第二次拆分分析和翻译,并背单词,然后对整篇文章进行通读,逐句翻译(还是口头翻译),再做题目,这个时候做题目就必须自己分析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选错的题错在哪里,捋清楚逻辑,加深印象。
第三遍开始的时候考研复习快接近尾声了,我也摒弃了一天一篇的节奏,并且直接从 2010 年开始做。一年的阅读分成三天来做,day1 通读第一篇第二篇的文章、长难句并背诵单词,day2 同样地进行第三篇第四篇的复习,day3 四篇卡时间做题,一样还是要自己分析选项的对错和出题套路,不要全凭感觉,哪怕第一遍第二遍做过记得答案,也要自己再分析一遍。某宝有卖单独真题卷子,可以买一套第三遍做,不会被第一遍第二遍做题时的印记干扰。第三遍的过程中我也看了李旭老师的阅读视频,权当后期加深印象和做题之后的大脑放松。
在第二遍做阅读的过程中,我开始做别的题型,因为别的题型数量不多,每一遍都比较快,不会像阅读这样每一遍的时间线都比较长,我的顺序是翻译、完型、新题型(都是每天做一年的题)。
翻译
翻译可以先看一下唐静老师的导学视频,对考研翻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定一定要自己先做,而且要动笔写。我当时在阅读的长难句笔记后面直接写的翻译,每句话不管会还是不会,硬着头皮翻下来,虽然有些话翻得真的很搞笑,然后看一下唐静老师的《拆分组合翻译法》里面的分析,我配套看了唐静老师的视频,觉得听别人讲还是比较能加深印象的,根据标准答案批改自己的(狗屁不通的)翻译,并在自己的翻译下面写上标准翻译,方便后期翻阅,毕竟《拆分组合翻译法》还是挺厚的,我们学校图书馆没有柜子放书,背来背去也挺累。
完型/新题型
然后是完型,完型虽然分值较低,但是也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是先自己做,看分析,做的时候不熟的单词都要记下来背诵,特别是一些形近词,要进行记忆区分。新题型也是同样的做法。市面上讲新题型的视频没有特别好的,一些所谓的套路比较适合追求过线的考生,有点投机取巧的意思,所以视频可以不看,还是自己安安稳稳分析比较靠谱,可以在做题过程中总结自己的经验。这些题型的第一遍完成后,同样的开始重复第二遍,我在第二遍的时候做完完型会看一下视频,至于看哪个老师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老师,没有必要随大流。
作文
九月份我看了王江涛老师的《高分写作》对应的视频,大致看了一下他视频中分析的几篇范文,然后开始背他的必背 20 篇,其中是 10 篇大作文 10 篇小作文,反复背了三五遍就没背了。然后开始背我找到的比较适合自己的写作模板,关于这个模板,没有必要背王江涛的,太大众了,可以去找找一些上岸了的学长姐自己整理的模板,或者有精力的话可以自己整理,模板也是正着背完倒着背,不断重复。
我自己对作文的看法,是觉得,不能把希望放在机械地背范文期待能押中同样的话题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机构所谓的押中了大作文 or 小作文的噱头,其实都只是有少部分类似的东西沾上了边,其中都是需要融会贯通的,背范文只是积累,让你了解一些考研作文高分的技巧而已。
模拟
后期一定要抽完整的时间段进行模拟,所有的题型卡时间在答题纸上做一遍,调整每部分所要花费的时间,考试的时候可以更加有底。我比较喜欢先写作文,看个人习惯。
396 经济类联考(132 分)
参考书目:《数学精点》,《核心笔记》,《800 题》,《逻辑精点》,《周建武管理类联考真题》,王诚《管理类联考真题》《经济类联考真题》,王诚《高分写作指南》《写作真题》
396 要看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三月份我开始按部就班地看数学,我看的视频是朱杰的,好像看的人不多,但是真心推荐,知识点非常清晰,老师讲得也非常好,建议做一下笔记或者打印讲义。
数学
396 数学内容不多,看完视频我先做了《数学精点》,一共十个部分,做完一遍后整理了一下里面的错题,又再做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做《核心笔记》,这本书很重要,先看前面的知识点再做题,把错题标注出来方便后面的复习,因为看以前学长姐的经验贴说《800 题》会比较难,所以我做完第一遍后立刻开始了第二遍,进行巩固加深,到七月底把《核心笔记》做了两遍。
八月份开始做《800 题》,每天做 30 题,这 30 题当然不能分布在同样的部分同样的题型,至于概率论、线性代数和微积分以及选择题、大题该如何分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规划(800 题其实没有 800 题,每天 30 题做起来很快)。做完后又重复了一遍《核心笔记》回顾知识点,查漏补缺,然后按照第一遍的节奏做了第二遍《800 题》,紧接着又看了一遍《核心笔记》,但是这一遍《核心笔记》主要做之前的错题,尤其是错了不止一次的题,也不能简单地写一个解题过程,照样要计算到最后的结果,以免算错,简单题可以不做。
数学的内容不难,但也不能因为简单而随便,从开始复习就要抱着拿满分的决心。
逻辑
逻辑我全程看了王诚老师的课,有些内容确实比较晦涩,我个人不太建议穿插看多个老师的课,毕竟每个老师讲解知识点的方法不同,看多了容易混乱,有些争议题不同老师给的答案也不同,看同一个老师省去了许多纠结,逻辑的学习不必去纠结不同的答案搞心态。
五月份我开始看王诚老师的基础班视频,打讲义可以做笔记也可以,看完某一部分的知识点去做一下《逻辑精点》相关的部分进行巩固,也可以看完全部的知识点再做,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把《逻辑精点》再做一遍巩固知识点(我当时做了两遍王诚老师的书,是新东方的,但是里面的例题偏难不适合知识点的初学,某宝上也没有找到这本书,不推荐)。这些做完就已经到暑假了。
七月中旬开始,我一边看王诚老师的强化班视频,一边做周建武的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经济类的真题太少适合后期模拟做),周建武的真题是按照题型分类的,每天做多少看个人节奏,我每天做 30 题,这本书连着做了两遍,中间也没有每天都做,有事或者偷懒就空了几天,做完大概已经十月中下旬了。做完之后觉得分题型做不太有感觉,就买了王诚的管理类联考真题,每天做一年。
到了十一月份,我开始做经济类联考的真题,逻辑和数学部分卡时间做,控制时间和正确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周建武老师出的模拟卷,好几年前的了,有 20 套,比较贴近真题,我后期基本每天会做一套练手。做逻辑的时候错得多不用着急,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稳扎稳打慢慢来就行,我模拟的时候经常一套错四五个,六七个的也有,稳住心态最重要。
写作
写作照样是看了王诚老师的课,什么时候开始看还是看自己的节奏吧,我到了十月下旬的时候和同学约了写作文互相批改,原计划是一周一篇,后来觉得进度有点慢改成一周两篇。其实经济类联考的写作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辞藻,最重要的还是文章的逻辑性,注重首先、其次、然后这样的结构性。
前期建议先用几篇管理类联考的真题练手,再写经济类联考的,因为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的风格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就是先把经济类联考的写完了,后面只能写管理类联考的真题,但是又怕绕进管综的风格,非常难受。至于频率,写得多不代表写得好,不必追求数量,熟练就行了,但是最好还是要找一个同样考 396 的伙伴互相批改提一下建议。
后期在进行模拟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逻辑和数学的时间,多加练习,做得又快又好,给写作留时间,不然越觉得自己来不及,在考场就越容易着急。
431 金融学综合(95 分)
拟录取名单的倒数第四,也是我最意难平的一门,我也就不讲我的复习进程了,需要专业课经验的指路微博 @西米露 amber,是一起准备考试的姐妹,专业课 124 分的大佬,经验贴写得很详细。
但是我还是想给大家一些中肯的建议,也是我的教训。
我在暑假花了一整个暑假的时间整理了货币金融学的笔记,非常的没有效率,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有很多的专业课资料可以买,不管是诰哥的,还是微博 @纽约在左巴黎在右 这个学姐的,非常的系统、详细,完全可以在这上面进行补充,自己整理的话有点没必要。
从一开始,每天的专业课学习就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我前期看书太过草草了事;每一章节要整理框架,方便后期的背诵,对着框架回顾知识点真的会快很多(这也是我复试期间才醒悟过来的)。
背书时切忌切忌机械背诵,要在背诵过程中去理解、梳理,我在背书的时候就只知道背,有的时候对背诵的知识点根本没有自己的理解,考试的时候自然不会分析到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复。我当时蒋书背了五六遍,觉得已经背了很多了,分数出来以后也很不甘心,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在专业课上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随着复试过程中认识了一些高分的同学,他们像蒋书、背诵笔记都是十五六遍的背,自己确实是技不如人。
关于复试
今年复试实在是拖得太久了,在家看书的效率也确实很低,再加上初试成绩只高了分数线两分,复试还是比较紧张的。
真正开始好好看书是四月份,主要是初试专业课的一些内容加上《投资学》,我报了一个学姐的班(微博:@纽约在左巴黎在右),学姐们人超级好特别耐心,说真的是在复试期间救了我的狗命。
刚开始的复习还是局限在机械地看初试的知识点,后来因为效率过低开始醒悟,特别是在最初的三次模拟面试后,讲的非常不好,卡顿很多,有一些基础知识点也没有办法流利地讲出来,每次面试完心情都特别差。然后开始找问题出在哪里,对着学姐讲课的 PPT 中的框架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性的背诵,在回顾某个知识点时要联想到相关的其他知识点,不能太过局限。
今年的复试题可以看出来很结合热点,因此热点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看热点的过程中也要联想一下基础知识,进行一些自己的思考,想一下老师可能会追问什么。
英文部分主要还是多练习,我看的是复式班学姐整理的资料,背了很多遍,并进行查漏补缺,自己补充一些里面没有的知识点,不要心存侥幸觉得某个点不会考,英文的专业课重要的是积累,是要去熟悉专业问题的表达方法,这样即使抽到没有准备过的题目,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比较流利地讲出来。
复试一定要模拟,不管是报班还是找同学一起练习,模拟面试是为了找到状态,能够在正式面试的时候更加胸有成竹,不那么紧张。我在后面几次面试中找到了状态,根据学姐每次给出的建议进行调整,自己也能觉得答得越来越好,在最后的复试中答了 90 分,名次上升了将近 100,总排名为 40 名,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复试班的学姐。
录取结果出来后有些学弟学妹也来找我问过一些考研方面的信息,我还是比较建议在初试的时候报一个专业课的班,当然有很多同学自己复习也能拿到高分,但是有学长姐的指导能够帮助你更快地拎清楚重点和答题的得分点,少一些复习过程中的迷茫期。
关于心态之类的碎碎念
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因为我是一个焦虑患者,也在以前的一段时间借助药物进行调整,但整段考研过程里心态一直调整得很好。
在决定考研之前也一直担心自己会受不了考研后期的压力,但是心理问题从来不是洪水猛兽,我也从来不会回避我曾经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在准备考试的期间如果有严重的失眠和情绪波动特别是身体感到不适的,建议大家不要把压力放在自己一个人身上,有需要的话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会更有安全感。
有靠谱的研友很重要,我身边准备考研的朋友的都非常用功,当我想偷懒的时候也会及时提醒我,有的时候起晚了还会被思想教育,一直会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在学校图书馆还认识了两个同样考贸大金专的朋友,非常幸运的是这两个朋友是很真诚的人,我们在准备考试的期间从来不会相互藏着掖着,有什么资料都会拿出来共享,过一段时间会互相问问复习进度,结合自己的节奏进行一些调整或者给对方提出一些建议,有了什么烦心事也会互相安慰,最后三个人一起上了岸,真的很幸运。也是因为这些朋友,考研对于我来说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心态调整,可以适当的给自己一些休息时间,我前期会每周休息一天到半天,后期休息的间隔可以拉长,但是当感觉到疲惫的时候,还是建议休息一下,时间不用很长,一个晚上看看剧或者和朋友聊聊天就很足够了。如果觉得记不住知识点,不用着急,都是正常的现象,过目不忘的天才毕竟是少数,多重复就能记得越来越清晰,相信自己。还有就是,不管是哪一门课的进度,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用因为自己比别人慢而担心焦虑,扎扎实实把知识点学好就行,不要因为别人动摇自己的心态。
当目标确定以后,不要动摇,全力以赴。考研期间也有朋友总爱出去玩,或者提前回宿舍,其实我内心也很羡慕、很想和她们一起出去玩,但是实在不想浪费一年的时间去冒险,千万不能为了一时的痛快而后悔。
复试期间压力其实也很大,毕竟初试是吊车尾的成绩,当时也有很多考得比我高的同学在看调剂,其实我也蛮慌的,但还是尽量定下心,不被外界因素干扰,(不要因为别人说懒得看书就相信他们真的不看书)自己把知识掌握牢固才是王道。当时连模拟面试的学姐也说,觉得我的状态很稳,心态非常好。
考研期间番茄钟的界面我设置了一句话:“要比大多数人努力”。也要相信,命运早就给你的努力暗中标好了价格。
加油~